为什么没有剪出满意的发型?主要原因有二:
1. 理发师的审美低;
2.和理发师沟通不顺畅,没有传达有效的信息。
先说第一点。
技术固然重要,但其实,国内理发师的技术其实和发达国家不分伯仲,甚至有赶超的势头,而且国内理发师们去美发学校里学习比大多数行业的人都要频繁。
但大多数美发学校的课程,教的都是怎样提拉角度,怎样造型,剪头发用什么切口,卷发棒怎么造型。而今天学的发型适合什么样的人,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发型,则需要日后在店里慢慢领悟。 于是就出现了,剪完之后,你会觉得自己变丑了。
但学习是人类的本能,有很多学习能力强的理发师,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一些美发学校也相应推出了相关的课程。
小编就遇到过在下剪子前认真和你阐述他的设计想法的发型师,你拿一张明星海报过去,他会很认真地听取你的意见,也会提前和你说他会根据你的情况在XX处做一些XX的改良, 并在修剪一部分以后停下来再次跟你确认是否是你要的效果,并根据你的反馈进一步调整他的工作,这种感觉真的很好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市场的优胜劣汰的规律下,这样的发型师会越来越多。
要解决“遇人不淑”的问题,小编教大家几招快速识人法:
第一,看装修。老板的审美和品位,决定了他会录用的员工类型。
第二,看发型师自己的造型。再好的发型师也很难做到给自己操刀,所以他的发型不能代表他的技术,却能代表他的审美。如果一个发型师的个人造型,你都看不下去,相信我,无论他说什么,请换人。
第三,看客户反馈。有的发型师忙得不敢喝水(因为没时间上厕所),而有的发型师坐在店里打王者荣耀。去找那个忙得不可开交的人,能有如此客户数量的发型师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。
作为非专业人士,我们无法评断一个发型师的个人造诣有多高,但通过上面三点,能大概率地帮你排除掉不靠谱的发型师。
接着,我们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——无法进行有效沟通。
我知道你们其实很想跟发型师说需求的,但苦于自己是个外行,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才能让发型师get到你的点。在表达需求时,可以参考一下几个维度:
1. 长度。经常老生常谈的一点,请不要说“一点,这么多,稍微”这种模糊不清的词语,修剪发尾,请明确的告诉发型师,你想要修短2cm。
但这句话在说刘海的时候也不太好使。在修剪刘海的部分,用手指,告诉他,这里,对就是这里。要不要露出眉毛,要露出多少。如果平时习惯卷一下刘海再出门,也请告知。
2. 梳妆打扮后才可以进理发店的门。理发店里经常能看到穿着睡衣拖鞋的女孩子,能理解,做头发嘛,一坐就是一下午,做完头发就回家也没有别的事情,穿的舒服一点,没什么。
可是,理发师是会根据你的穿着打扮来判断你的性格和偏好发型的,这极有可能出现的后果就是,你本是个嘻哈girl,发型师给你剪了个学生头,这不能怪他。
所以姑娘们,去做头发要打扮得像去约会一样哦~
3. 明星照片要这么给。这一点小编听到无数发型师吐槽了,客人掏出辛芷蕾的照片,来,给我搞个一模一样的。最后出来的效果,总是觉得和照片不太一样。
拿明星照片剪同款,不可以吗?可以。但是你得给全,正面图左右侧面图背面图,4张,一张不能少,还得是高清的。
4.随时关注修剪进度,及时沟通。一个好的发型师,是非常关注顾客体验的。你尊重发型师的专业,发型师也会以你的满意为目标来工作。
近视的朋友,比如我,去理发时必须戴隐形,方便你可以随时观察到修剪的进度,和发型师及时沟通。
5.别急着付钱。微博上有句吐槽:从理发店出来的发型不是发型,洗过头睡一觉后的发型才是它真实的样子。好好问问人家,如何打理,学学人家的手法,需要用什么造型品。加上微信,日后在打理上遇到麻烦还可以请教,好的理发师是很乐意给客人答疑的。
最后我必须再提一点,不要频繁地更换发型师。小编一间办公室十个女孩子,个个都有自己的Tony老师。
只要你找到一个能让你基本满意的发型师,那么就一直合作下去。找到靠谱的发型师只是成功的一半,堪比整容的发型必然是你们两人共同合作的成果。
沟通是需要成本的,如果你喜欢换发型师,或者你对谁剪你的头发这件事没有要求,谁都可以,那么,你将会一次次重复本文中提到的沟通步骤,才能让你满意地走出理发店。
在多次的磨合中,他会越来越了解你的需求。你对同一人多次的信任,对发型师来说也是一种喜悦,你们的关系也就不仅只是理发师和客人的买卖关系了。混的熟了,还能给你打个熟人折扣,何乐而不为呢?